這是一部相當好看的電影。整部電影幾乎只有山、水、樹、時不時出現的寵物及小船一艘,而所有出場的角色也只有七人而已。理論上應該讓觀眾感到厭煩而漫長的 108分鐘,實際上卻一點也不悶,反而意外地富有趣味及故事性。

      湖中孤島四面環山,春天湖水盈池、夏天水漫過門、秋天葉黃楓紅、冬天冰天雪地。春天充滿生機,小和尚愛戲弄小魚小青蛙玩耍;夏天淫慾高漲、小和尚長成了青年和尚,於是求醫山寺的女子恰恰與青年和尚做成了堆;秋天肅殺,愛欲轉為殺機、情執化作嗔念,為愛出山的青年和尚如今青壯,卻手刃愛人只為佔有;冬天淒索遍地潔白,殺人和尚監牢日子完結,回山懺悔接手當初老和尚志業。

      木魚篤篤、誦經聲不間斷,平凡單純的寺院生活,其實也是依循四季輪轉不停改變。小和尚時沒有養寵物,青年和尚時寺裡養了一隻雞,壯年和尚時老和尚養了一隻貓,中年和尚回山養了一條蛇,直到另一個小寶寶出現深山寺院。這代表了什麼?對照老和尚照顧小和尚成長,直到小和尚長大殺人而被警察帶走,這時的老和尚才責任完結

      自殺棄世。小和尚小時候沒有養寵物,就因為老和尚養的是小和尚;後來小和尚大了,各種寵物才逐漸出場陪伴。

      而這個和尚故事、寺院戲劇,演的其實就是一齣人生電影。一齣以春夏秋冬作為寓言的人生劇。

      人生在世的目的,或許只是為了成就另一個生命。自幼小,看護、照顧,長大接續指引的工作,為的是幫助完成另一個人生。於是他人可以自立了,自己責任終結。老和尚的自殺,就是生命意義完結,極端的象徵。春去秋來,春去春又來,生命就在花開花謝、水漲水落之間,不斷延續、開始、又結束。

      導演金基德,可以在極簡單的故事情節、極少的演員陣容、極單純的風景場景裡,說明交代整個故事,甚至交代得非常豐富而有趣味,我覺得是極厲害而難得的。《春去春又來》,是這陣子看電影以來我覺得最好看的電影,也是最喜歡的電影。當然很多好萊塢大導的名作,和這部片子根本是不同類型、不同技巧及聰明的呈現。但是各種類型電影看得再多、鑽研得再深刻,都還是不如一部看到真的拍得好看的、能夠讓自己喜歡的電影來得令人開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74u11h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